WFU

2024年1月23日 星期二

生命的真相-佛說譬喻經

 

某天

佛陀在給孤獨園

對勝光王說明生命的真相(生死的過患)

 

有一個人

荒野中旅行時

兇猛的大象追逐

害怕的逃跑時見到一口枯井

井口有一樹根垂入井中

於是慌忙沿著樹根攀爬至井中藏匿

 

不料

不知從哪跑出了黑白兩隻老鼠啃咬樹根

而仔細看井的牆壁上

四條毒蛇想咬這個人

更糟的是

井底有一條毒龍

 

他害怕毒龍、毒蛇

更怕樹根折斷

 

在這焦急萬分的時刻

旅人見到樹根上蜂蜜

於是暫時忘記眼前的遭遇

嚐了五滴蜂蜜

卻驚醒了蜜蜂來蟄他

不巧又出現了野火燃燒樹根

 

勝光王問:為什麼這個人受到這麼多苦,還貪著那一點蜂蜜的美味呢?

 

佛陀告訴勝光王:

 

曠野如同自身的無明,黑暗沒有盡頭

 

旅人就是輪迴的眾生

 

大象比喻無常,無常時時刻刻緊迫著眾生

 

比喻生死,眾生在狹迫的生死中掙扎生存

 

樹根比喻生命,眾生在無常死亡的脅迫下牢牢抓住不願放舍

 

黑白二鼠比喻晝夜、時間,他們不停地吞噬著象徵生命的樹根,而樹根遲早會被咬斷

 

四條毒蛇如同四大(地水火風)

 

蜂蜜如同五欲財色名食睡)快樂

 

蜜蜂如同邪思,貪著蜂蜜引來蜜蜂、就像貪著五欲引發種種邪思

 

野火比喻老病,老鼠(時間)尚未咬斷樹根(生命),火就燒斷了它

 

毒龍比喻死亡,樹根早晚會斷、人早晚會死。

 

所以

要知道生老病死是十分可怕的

應當常常警惕

不要被五欲所吞噬逼迫

 

 

後記:

 

這個故事流傳很多種版本

可能很多人聽過

內容大同小異

真正的出處實為此經

以下為經文原文

 

 

佛說譬喻經大唐三藏法師義淨 

 

如是我聞:

 

一時薄伽梵,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。爾時世尊於大眾中,告勝光王曰:「大王!我今為王略說譬喻,諸有生死味著過患,王今諦聽!善思念之。乃往過去,於無量劫,時有一人,遊於曠野,為惡象所逐,怖走無依,見一空井,傍有樹根,即尋根下,潛身井中。有黑白二鼠,互齧樹根;於井四邊有四毒蛇,欲螫其人;下有毒龍。心畏龍蛇,恐樹根斷。樹根蜂蜜,五滴墮口,樹搖蜂散,下螫斯人,野火復來,燒然此樹。」

 

王曰:「是人云何受無量苦貪彼少味?」

 

爾時世尊告言:「大王!曠野者喻於無明長夜曠遠,言彼人者喻於異生,象喻無常,井喻生死,險岸樹根喻命,黑白二鼠以喻晝夜,齧樹根者喻念念滅,其四毒蛇喻於四大,蜜喻五欲,蜂喻邪思,火喻老病,毒龍喻死。是故大王!當知生老病死,甚可怖畏,常應思念,勿被五欲之所吞迫。」

 

爾時世尊重說頌曰:

 

「曠野無明路,     人走喻凡夫,

大象比無常,         井喻生死岸;

樹根喻於命,         二鼠晝夜同,

齧根念念衰,         四蛇同四大;

蜜滴喻五欲,         蜂螫比邪思,

火同於老病,         毒龍方死苦。

智者觀斯事,         象可厭生津,

五欲心無著,         方名解脫人。

鎮處無明海,         常為死王驅,

寧知戀聲色,         不樂離凡夫。」

 

爾時勝光大王聞佛為說生死過患,得未曾有,深生厭離,合掌恭敬,一心瞻仰,白佛言:「世尊!如來大慈,為說如是微妙法義,我今頂戴。」

 

佛言:「善哉,善哉!大王!當如說行,勿為放逸。」

 

時勝光王及諸大眾,皆悉歡喜,信受奉行。

 

  

References:

 

佛說譬喻經

https://cbetaonline.dila.edu.tw/zh/T0217

 

《眾經撰雜譬喻》第八則

https://cbetaonline.dila.edu.tw/zh/T0208

 

《賓頭盧突羅闍為優陀延王說法經》

https://cbetaonline.dila.edu.tw/zh/T1690

 

https://purelanders.com/2022/11/29/the-sutra-in-which-the-buddha-speaks-of-analogies/

 

http://read.goodweb.net.cn/NEWS/news_view.asp?newsid=14867

 

https://kydong77.tistory.com/20952